每个人失眠的情况有重有轻:
如果只是偶尔一两晚没睡好,能自行调节过来的,并不需要过度担心。
但如果自己无法调整,因为睡不着而影响第二天学习工作和生活,或者造成失眠的时间超过两周,甚至长达一个月时,就应看医生了。
失眠的干预措施主要包括,非药物治疗和药物治疗。
01非药物治疗
适合于首发失眠病人,或结合药物治疗,对减少慢性失眠障碍患者的药物治疗剂量和副作用均有利。
01.建立规律的生物钟
对于失眠患者,比较合适的上床时间为晚上10:30左右,下床时间为早上5:30左右。
不管睡不睡得着,都要坚持这个上、下床时间。而且,不管晚上睡眠好与坏,白天都不能补觉,也不能午睡。
02.做好睡前准备
没有困意,不要过早上床等待睡眠;卧床20分钟无法入睡,就要离开床,可以爬起来做一些放松的事情,有困意时再重新回到床上尝试入睡(若重新回到床上20分钟内仍不能入睡,则继续起床,如此循环尝试);
不要赖在床上做与睡觉无关的事,如躺在床上看手机、看电视、看书、听歌等。
03.多做静心训练
对于失眠患者,睡前进行30分钟左右的正念呼吸练习,有利于身心放松,从而促进睡眠。
04.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
白天保持规律的有氧运动1小时,但要避免睡前两小时内剧烈运动;控制咖啡、浓茶等含咖啡因的食物摄入量,并在午后避免饮用;晚饭进食容易消化的食物,避免过饱或过饥;睡前避免进行过度兴奋的活动,如看剧情激烈的电视、听摇滚音乐、玩游戏等。
02药物治疗
适合失眠次数较多、持续时间较长的人,特别是合并精神、躯体疾患的失眠患者。这类人群,在使用调节睡眠药物,最好同时结合非药物治疗。但服用以上药物,必须在医生指导下,根据自身情况进行选择,且需要在病程的不同阶段进行药量调整,所以不在此方面进行过度阐述。
除此之外,由于引发「失眠障碍」的因素有很多(比如失眠家族史、心理敏感度高、人际关系冲突、突发外伤或疾病等),失眠障碍患者还可以根据自身不同情况,辅助做一些心理治疗或疾病检查。》》》想要了解更多,请联系我们 0351-5632239 或者在线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