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时候家长对自己的焦虑情绪很难觉察,会认为这是对孩子的爱,是对孩子有好处的。
然而,父母们这么想是因为他们不了解“过度”的焦虑对孩子将来的影响有多大。
因此,要避免将容易焦虑的性格特点再“传递”给下一代,父母们就要在养育孩子的过程当中不断学习新知,不只是关于身体的保健知识,也包括关于情绪的保健知识。
这样就会对自己和孩子出现的各种心理和身体上的问题有所了解,避免遇到问题时不知所措。
父母们该注意哪些事项
如果要避免孩子“遗传”过多的焦虑特质,就需要父母在孩子面前尽量保持适当的情绪平静,不要显得太慌张。
还有些时候,父母对孩子的焦虑情绪会通过言语传递,比如:经常训斥孩子:
“你就是不如别人家的孩子”
“你怎么什么事都做不好!”
“学习不好,你这辈子就完了”
......
这些伤害孩子自信心的言语往往使孩子对自己的能力产生很多焦虑,却埋藏得很深,当遇到压力的时候反而采取各种方式去逃避。
最重要的一点,父母要学会自我情绪调控。因为不同的人情绪免疫力是不同的,需要不断地增加自身对负面情绪的调控能力,家长才会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更加从容。
养育孩子的过程,其实也是父母在养育自己内心里没有完全长大的那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