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有些人以为情绪总是不好,就罹患了抑郁症,需要看病吃药,其实是泛抑郁症化的表现,抑郁症的诊断有着严格的标准,需要专业医生的参与。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临床上,青少年抑郁症患者并不鲜见,然而这个群体又常常被忽视,甚至有些家长并不愿意承认孩子罹患抑郁症而阻拦治疗,反而给孩子带去了更大的伤害。
此外,产后抑郁症患者同样是容易被忽略的群体,由于受到雌激素和孕激素剧烈的波动,导致产妇内分泌、情绪等的变化也较大,产后抑郁症群体需要得到更多关注与关爱,然而许多家属以及产妇本身,常常将关注的重心放在新生儿身上,认为大人忍一忍就过去了正是常见的认知误区。
围绕抑郁症的治疗误区同样也不少。
不少人将抑郁症与“感冒”相混淆,认为与感冒相似,抑郁症也是一种自愈性的疾病。实际上,大部分抑郁症患者是不存在自愈的,会呈现出慢性化发作,或者在某一段时间症状相对较轻,但经由一个内外诱因就会加重。
此外,有些患者或家属认为服药后症状变好就可以停药了,这同样是错误的观点。通常抑郁症的治疗需要急性期三个月、巩固期三个月,以及半年甚至更长时间维持期的治疗,专业的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判断。实际上抑郁症是一种慢性疾病,需要长期维持治疗或者监管。
当出现这些症状时,要提高警惕是否患有抑郁症,必要时可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
1、睡眠质量差,多梦、易醒、难以入睡,或出现嗜睡情况;
2、注意力难以集中,给生活或工作带来一定困扰;
3、对各类活动都失去兴趣,闭门独居,回避社交,只想一人坐着发呆;
4、心情不佳,认为生活没有意思,高兴不起来;
5、较为严重的则出现焦虑症状,食欲、睡眠等生活能力下降。
如果发现有轻度抑郁情绪,可以增加室外活动、扩大生活圈子、进行社交活动等来调节;如果长时间情绪低落,对以前感兴趣的事物提不起兴趣,程度强烈持续时间长,且无法自我调节时,应尽早去专业医院,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想要了解更多,请联系我们 0351-5632239 或者在线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