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缘型人格障碍
这些人情绪不稳定,前一秒喜悦,后一秒就会愤怒。使得关系变得时而激烈、时而冷淡。这种规律有时被称作“稳定的不稳”,因为唯一持续不变的就是不稳定情绪。
这样的患者通常很害怕被抛弃,且会做出极端的事情,例如:会用自杀来威胁某人不要离开他们。
◆表演型人格障碍
他们的关键特点是寻求关注和情绪过度。有时候他们会操纵一个状况来为自己赢得更多关注。举个例子,他们会做出不当的调情行为,或者说一些过度戏剧化的故事来使自己保持在关注的焦点中。
◆自恋型人格障碍
在这个极度自信的面具背后藏着脆弱的自尊,面对轻微的批评都能受到伤害。只要他们感到了一点点批评就会开始进行抨击。这些人面对他人表现出自命不凡,以自我为中心、自己多么有资格,更加糟糕的是他们会缺乏同情心,且常常会忽视他人的感受。这些人常常会剥削他们身边的人,且只会参与有利于他们个人目的的事务中。
◆强迫型人格障碍
这些人执着于有序、完美、完全的控制,以及规则、细节和计划。这些听起来或许是很好的特点,但患有这种人格障碍的人往往很刻板、容易紧张,且办事效率惊人的低下。因为他们花费太多的时间制定计划以及对任务的担忧,而不是仅仅去做。而且说到信仰和道德问题他们都很死板,使他们看起来相当固执。
强迫型人格障碍这个名称,又叫OCPD,听起来很像强迫症,又叫OCD,这是另外一种疾病但是有着相同的症状。
◆依赖型人格障碍
这类人格障碍和“依附”这个词有关。这些人对于分离和拒绝极其恐惧,因此他们倾向于过度的依赖于或“依附”他们拥有的关系。他们缺乏自信,认为他们完全无法自己照顾自己,他们发现自己甚至几乎都不能做出简单的决定,例如午餐要吃什么。他们急切地要抓住能完全照顾他们的人不放手,可悲的是,这些人常常陷在虐待关系中。
◆偏执型人格障碍
这类人喜欢指责他人、总体上缺乏信任感并且习惯性怀疑他人。他们会假设他人让自己失望、控制他人或者在背后议论他人。由于这些原因,他们极力确保能够得到朋友和家人的忠诚。
这些人在感到被欺骗或轻微被骗迹象后会反应强烈,会导致他们很长一段时间心怀怨恨。这种行为会通过各种方式演变为自我实现的预言,因为这些对细微琐事的强烈反应,会使他人在其背后进行议论。不出意料的话,这些人倾向于肤浅的人际关系,与他人保持距离。因为当你对所有人都极度怀疑时就很难会有真正的朋友。
◆回避型人格障碍
这些人害羞、胆小、社交能力差、自信心极其低,认为自己无能、不够格以及没指望。这些人想要与他人有亲密关系,但是几乎不会去冒社交的风险。他们会尽量避免社交场合,使得他们很难去认识新的人。
◆分裂型人格障碍
这类人常常不合常理、思维极其出奇,他们会把两个完全不相干的事物联系起来。举个例子,“我今天起床是从床左边下来的,因此今天要下雨。因为上一次就是这样的。”于此相关的就是参考的理念。这是一种认为世上所有事物,包括无害的事件,或者发生的巧合都直接关系到一个人命运的信念。
这些人认为他们和周边发生的事件有某种特别的协调,使得他们过于自信说话,以自我为中心,往往在社交中不恰当,让人们敬而远之,同时他们又很难评估到他人是如何看待他们的。
分裂型人格障碍患者不喜欢太多的社交,但是他们通常强烈渴望社交,却往往很难保持社交关系。
◆反社会人格障碍
他们可以非常迷人,且常常借此来操纵他人达到自己的目的。这些人无视道德价值和社会规范,很少有同情心,很难抑制自己的冲动,这些结合起来会使他们在需要时可以伤害他人,让他们倾向于极端和非法的行为,有时他们会被贴上“反社会”或“精神病”的标签。
实际上这种人格障碍的人充斥在监狱囚犯中,且很高的几率滥用药物。这些人特别不会展现出悔恨和负罪感,几乎不会对他们给予他人造成的伤害负责。这类人格障碍只会出现在超过18岁的个体中,且有品行障碍的历史才能符合诊断标准。
◆分裂样人格障碍
分裂样人格最为突出的是对社会期望的漠视。他们毫不在意自己对他人的看法,也不在乎外界对自己的评价。
通常需要通过创造性活动来维持自尊。他们的自我评价取决于自我整合与自我表达的优劣。而分裂者渴望得到的肯定,是对自己真实本意、敏感性和独特性的肯定。这种还必须来源于内心,而非外在。而且他们对自己的创造力一丝不苟,因此常常极其内心严厉的自我批评。由于这种追求确实非常极端,因此常常导致分裂者曲高和寡,他们的意志消沉也在所难免。 >>>想了解更多,请联系我们 0351-5632239 或者在线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