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总有人抱怨,最近晚上睡觉频繁地做噩梦,搞得自己精神状态不佳。今天我们来聊聊频繁做噩梦会对我们的健康和生活造成哪些不良的影响以及该如何治疗。
频繁地做噩梦,与各种各样的精神疾病、睡眠中断和失眠有关,也就是说,噩梦会造成入睡困难,频繁觉醒及白天功能受损,进一步的后果是起床后的疲劳、白天困倦、缺乏精力、注意力不集中、担心睡眠不足、增加精神压力、焦虑、抑郁,导致学习成绩下降,工作效率低下以及人际关系差等。另外噩梦会增加青少年的焦虑症状和自杀的风险,是自杀的潜在风险因素。一项研究发现,持续的噩梦可以预测患者未来两年的自杀企图。与没有做噩梦的人相比,那些偶尔做噩梦的人自杀风险会高出57%,经常做噩梦的人自杀风险比那些没有做噩梦的人会高出107%。因此,治疗和预防噩梦有很大的临床意义。
做噩梦是失眠症的表现,失眠有入睡困难、早醒、多梦、做噩梦等失眠症的临床表现。如果病人长期做噩梦,影响到第二天的精神状态,认为其有失眠症的表现,即有睡眠障碍问题。如果病人经常做噩梦,要问其有没有惊恐、焦虑、紧张的问题,以及担心、胆小、害怕、心慌、出汗等焦虑的现象。如果有焦虑的现象,同时伴有做噩梦,则认为病人做噩梦的原因是焦虑症所造成。
有多种躯体疾病如偏头痛、支气管炎、哮喘、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是频繁做噩梦的危险因素,治疗前应进行全面的躯体检查,积极治疗原发疾病。
针对做噩梦的现象,只要进行抗焦虑治疗,应该能够有效的解决该问题。如果白天没有焦虑、紧张、胆小、害怕的症状,只是单纯做噩梦仍然可以采用抗焦虑、抗紧张的治疗手段。
除此之外,还可以用中药的治疗手段进行辨证施治,看病人是肝胆有热还是有心阴不足的情况。针对该病不同的发生机制,采用不同的治疗,能够很有效的解决其问题。
心理动力学治疗:
从心理动力学的角度来看,噩梦的发生可以被认为是当前心理平衡受到干扰的警报信号。心理动力学的方法可以识别和解决潜在的冲突,这项工作包括多个层面的干预。如个人的成长和创伤史,将噩梦的发生与治疗过程联系起来,了解当前的生活状况和人际关系模式,理解噩梦重复的意义,并阐述隐含的含义,以便改善情感调节过程,减少噩梦的发生。
这种治疗方法,现有证据支持也是最多的,它可以降低儿童、青少年、成人和退伍军人等人群噩梦的频率。在IRT中,患者被要求在清醒时重写噩梦的故事。要求是“改变噩梦”,也可改变噩梦的内容,使其拥有“胜利” “满意”或“令人愉快的结尾”。这个被记录下来的噩梦每天都会在患者的想象中重复几次,进入他们的元分析中,以达到治疗效果。有研究显示,IRT不仅降低了噩梦的频率,而且还降低了噩梦痛苦程度,并且使焦虑抑郁症状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