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一:获得安全感
首先,充分的安全感:如果没有安全感,整日生活在恐惧忧虑之下,心理不能平静,自然难以称得上一个心理健康的人。
表达、宣泄只是第一步,之后需要逐步发展出对曾经伤害自己的人的理解和原谅。成长中所形成的种种负面认知也相应得到调整,变得更加理性和现实,最终让内心达到真正的平静。
这一过程大约需要多久?每个人问题程度不同,所需时间也不同。种种负面情绪不可能很快消失,就需要来访者增加学习和掌握一些情绪调整技巧和方法,在心理咨询室外也能运用。
咨询的目标之一就是让来访者有能力觉察、调整自己的情绪,不让自己被负面情绪淹没。
心理健康二:建立自信
抑郁的人往往难以表达和满足自己的需要。这有很多原因,可能是从小自己的需要被忽视;也可能是小时候表达需要时就被大人否定,比如说“我饿了”,大人说“你刚吃过东西怎么会饿”,于是孩子没有学会把握自己的感受和需要。
长大后就不自信,所以父母应该注意这些;还有就是当孩子表达自己的需要时,换来的往往是拒绝排斥,为了不让自己受伤,就把自己的需求压抑下来;最后,为了博得大人的喜欢,孩子学会不表达真实的自己,只表现出大人喜欢的那面,压抑让大人不喜欢的那面。
这些所有正常而合理的需求不得满足,人就难以感到快乐,就会逐渐变得不自信。
自信还和自我价值感有关,当一个人觉得自己足够好,有价值,就不会太在意他人的看法。很多心理患者缺失的往往就是这块。当一个人觉得自己不可爱,没价值,就往往表现出胆怯、沉默,和人交往不敢大声说话,畏畏缩缩没有信心。
心理健康三:克服焦虑
在抑郁焦虑中,不自信就更增加了焦虑,限制了他能力的发挥,最后做不好事情,更没有信心,陷入恶性循环。比如与人交往时,担心说错话,办错事,怕被拒绝,怕被排斥,往往采取回避的方法,让自我评价再次降低,更加不自信。
自信的获得,首先就是先接纳自己,然后不停地去行动,用行动来实现蜕变。当一个人通过心理咨询更加了解自己,接纳自己,表达自我,提升信心之后,他对现实的适应能力就提高了,焦虑感就会慢慢消失。
心理健康的人并不是没有痛苦和烦恼,而是他们能适时地从痛苦和烦恼中解脱出来,积极地寻求改变不利现状的新途径。如果你在发现心理障碍时,必需及时清理垃圾情绪,找回最好的自己。想要了解更多,请联系我们 0351-5632239 或者在线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