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相:
全球目前有超过4亿人患抑郁症,涉及各行各业但并无特定的年龄指向。目前医学普遍认为是由生理、心理和社会因素等相互干扰,共同促进了抑郁症的发病。
1生理因素:
单胺类递质及受体假说认为抑郁症是由于脑内两大兴奋性的“信使”—去甲肾上腺素和5-羟色胺(以下简称NE和5-HT)在神经突触间的浓度相对或绝对不足,或者NE和5-HT受体敏感性提高,导致整体精神活动和心理功能处于全面性低下状态。也有学者认为像5-HT和乙酰胆碱等神经递质分泌的减少,破坏了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以下简称HPA轴)这一人体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调节枢纽,从而破坏了人体内环境稳定,继而出现抑郁、暴力冲动等。
2心理及社会因素:
心理因素主要来源于社会生活中的应激性事件,如经济状况、工作压力、校园暴力、婚姻或家庭问题等等。严重或长期应激会使HPA轴持续激活,损害大脑器质,破坏其负反馈调节功能,最终导致皮质醇水平升高,使得神经内分泌系统紊乱。高皮质醇症可以扰乱焦虑和攻击性的调节并且产生认知功能损害等一系列抑郁样症状。此外,抑郁症还有明显的家族集群性,也就是具有遗传易感性。环境的改变、基因的突变都有可能诱发抑郁症。
3药物因素:
药源性抑郁症的发生机制可能是由于药物对各神经介质的影响所致。例如高血压药利血平可能诱发抑郁, 因其影响交感神经递质。>>想了解更多,请联系我们 0351-5632239 或者在线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