躁狂症主要表现可能有情绪高涨、思维奔逸、意志行为活动增多等。在临床上患者往往表现得兴高采烈、情绪饱满、热情、张扬等。
躁狂症目前,病因尚不完全清楚。单纯性躁狂发作的患者很少见,大多数是双相情感障碍,即间歇性出现抑郁发作和躁狂发作。遗传因素、神经生化因素和心理社会因素等多因素对本病的发生有明显影响,并且彼此之间相互作用,导致了疾病的发生和发展。1、遗传因素,双相障碍与遗传密切相关。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亲属患病风险显著增加。血缘关系越密切,患病风险越高。关于该病的遗传方式,有单基因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连锁显性遗传、多基因遗传和异质遗传等假说,但均未得到证实。目前,倾向于多基因遗传。2、神经生化因素,中枢神经递质代谢异常及相应受体功能改变可能与双相情感障碍的发生有关。相关假说包括5-HT假说、去甲肾上腺素假说和多巴胺假说。3、心理社会因素,压力、消极生活事件,如守寡、离婚、婚姻不和谐、失业、严重身体疾病、严重疾病或家庭成员突然死亡以及缺乏社会和经济条件等。
躁狂患者需要注意日常生活管理,预防疾病可能引起的并发症,调整生活习惯,这对改善患者症状、促进疾病康复起到重要作用。这种疾病是一种精神和心理疾病,对患者的心理护理尤为重要。患者的心理护理尤为重要。家庭成员需要与患者进行更多沟通,以了解患者的内心问题和不稳定情绪。此外,还需要为患者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使患者能够真正体会到他人的关爱,感受到温暖,帮助患者敞开心扉,学会与他人沟通。》》想要了解更多,请联系我们 0351-5632239 或者在线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