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惧症是心理疾病的一种,这种疾病出现后对患者的身心健康、工作效率及生活质量等都会造成一定的伤害。因此,大家要引起对恐惧症的重视,深入认识该疾病。那么,为什么会患恐惧症?

1、遗传因素
在一个家庭中,父母或者家中具有血缘关系的长辈患有恐惧症,那么患恐惧症的几率也会大大提高。研究表明,同卵双生子比异卵双生子的恐惧同患率更高。某些特定的恐惧症具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如血液和注射恐惧。
2、素质因素
父母的过度保护也会造成孩子形成胆小、含羞、内向、易焦虑、恐惧的性格。即使孩子有一天长大成人,也无法摆脱恐惧的阴影。
3、生理因素 >>>想了解更多,请联系我们 0351-5632239/15364920787 或者在线沟通
有人发现恐惧症患者的神经系统的惊醒水平增高,这种人很敏感、警觉,处于过度觉醒状态。其体内交感神经兴奋占优势,肾上腺素、甲状腺素的分泌增加。但这种生理状态与恐惧症的因果关系尚难分清。
4、心理社会因素
患者在首次发病前可能会有某种精神刺激因素,资料表明有近三分之二的患者都主动地追溯到与其发病有关的某一事件。19世纪初,美国心理学家用条件反射理论来解释恐惧症的发生机制,认为恐惧症状的扩展和持续是由于症状的反复出现使焦虑情绪条件化,而回避行为则阻碍了条件化的消退。即当患者遭遇某一恐惧性刺激时,当时情景中另一些并非恐惧的刺激无关刺激也可能同时作用于患者大脑皮层,两者作为一种混合刺激形成条件反射,所以今后重遇这种情景,即便是只有无关刺激,也能引起强烈的恐惧情绪。然而部分患者并无曾受恐吓的经历,有些患者恐惧的对象经常变换,这些都是条件反射学说难以解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