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遗传:目前精神分裂症的遗传模式还不清楚,目前发现可能与以下基因有关:a-7烟碱受体、精神分裂症1断裂基因、代谢型谷氨酸受体3基因等
2、神经发育:在胚胎期大脑发育过程由于某些原因,导致大脑发育出现问题,引起大脑结构和功能改变。常见原因包括孕期病毒感染、营养不良等
3、神经生化:主要是神经递质出现了异常,导致脑内正常的工作系统发生“故障”,导致精神分裂症的发生。如中枢神经系统多巴胺功能活动亢进、5-羟色胺功能过度,中枢谷氨酸功能不足等
4、心理社会因素:不良的心理社会因素,会促进或加重患者的病情。目前虽然发现精神分裂症的发生与社会心理因素有关,但没有发现决定性的心理社会因素
5、家族史:具有精神分裂症遗传史的人群:父母、兄弟、姐妹患有精神分裂症,其一级亲属的患病率远远高于普通人群(0.9%),其中同卵双生子都患精神分裂症的概率是50%
6、孕期母亲存在不利情况下,影响胎儿大脑神经的发育的人群:如母亲压力、母亲怀孕期间有过营养不良,母亲怀孕期间病毒感染或服用过某些药物
7、不良的心理社会因素:各种不良的心理、社会因素会促进精神分裂症的发生,加重精神分裂症的病情
8、某些成瘾物质滥用:如青少年时期使用大麻,尤其是滥用大麻含量高的物质
9、孕期胎儿本身因素导致生长发育迟缓:部分胎儿由于自身因素,导致大脑发育障碍
10、环境因素:在冬末或早春出生的人更易患精神分裂症
11、父亲高龄:其子代患精神分裂症的可能性高于普通人群,可能与高龄状态下,其后代新发基因突变增加有关
12、一些有外伤或疾病的人群:如患有头部外伤、癫痫,自身免疫性疾病、严重感染的人群,其患精神分裂症的风险可能增加。想要了解更多,请联系我们 0351-5632239 或者在线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