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作为一个身体和行为都发生剧烈变化的时期,受到广泛关注,虽然大多数青少年都可以顺利的度过,长大成人。但是还是会有一些青少年在这一时期会经历坎坷,诸多研究表明,青春期的精神疾病发病率远高于其他年龄段。
一般来说,精神分裂症作为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发病多见于青壮年人群,发病年龄在15-45岁,但是近年来研究发现,发病人群当中10-20岁左右的青少年占比已经越来越多,青少年之所以患精神分裂症是受多种因素影响的,这其中包括家庭环境,学习环境等等。
其中,家庭环境是影响最大的,因为家庭环境与青少年的成长关系最为密切,青少年精神分裂症原因绝大部分源于家庭因素,比方说父母关系不和、父母有不良行为习惯、亲子关系差、父母脾气暴躁等等,这些会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另一方面则是现在青少年普遍心理比较脆弱,承受能力差,生活或者学习中一旦出现一些挫折打击,很有可能就会导致心理障碍。
还有就是遗传因素,精神分裂症患者家族中有精神病遗传史的发生率较高(16%~64%)。有人认为父母同患精神分裂症,其子女患精神分裂症的危险性为40%左右;父母之一患本症其子女发生同病的危险率为7%~17%,遗传因素在精神分裂症的原因中具有重要作用。